- 【中國夢·黃河情】韓城花椒的生意經:聚焦做大品牌 實施走出去戰略
在《韓城縣續志》中有這樣的記載,“清康熙年間,(韓城)西北山,椒迤邐······尤以猴頭椒極盛,各原野村墅俱樹之,種不一,有大紅袍、有枸椒,有黃色椒,遠發江淮”?;ń芬恢本褪琼n城的名優特產,大紅袍花椒更是韓城花椒中的“頭牌”。改革開放后,韓城市大力發展花椒產業,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區域品牌價值達到213億元,躋身陜西農業品牌第三位。【閱讀全文】
2020-09-21
- 【中國夢·黃河情】生態造林與旅游發展相得益彰 岳瀆景區助推潼關全域旅游更上一層
岳瀆景區是陜西省潼關縣的生態景觀公園,位于縣城關鎮管南村北的塬畔上,距縣城僅3公里。岳乃名山,瀆為圣水。"五岳四瀆",即泰山、華山、衡山、恒山、嵩山和長江、黃河、淮水、濟水。黃河出晉陜峽谷,躍鯉魚龍門,直奔西岳華山和潼關,形成了中華大地上惟一的"岳瀆相望"的奇致大觀和絕美仙境。【閱讀全文】
2020-09-21
- 【中國夢·黃河情】依托歷史遺跡重振古關雄風 潼關古城明年五一有望建成開放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碧崞痄P,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元代詩人張養浩的這句詩,再或者就是影視劇中古代人物經常所說的“潼關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說來確實如此,作為陜西的東大門,潼關素有“三秦鎖鑰”“四鎮咽喉”之稱。如今,潼關古城借力濃厚的歷史底蘊,在現代旅游發展理念的加持下,全力打造陜西黃河沿岸城市文旅融合的優秀樣板。【閱讀全文】
2020-09-21
- 【中國夢·黃河情】司馬遷祠:文史+旅游獨特融合 未來將打造全國性學研基地
關中文物最韓城,華夏史筆唯司馬。司馬遷祠位于韓城市芝川鎮,毗鄰黃河,歷史悠久,雄渾壯觀,是一個集朝圣祭拜、歷史文化熏陶、休閑觀光學習于一體的旅游勝地。1982年國務院公布司馬遷祠為第二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晉升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為關中地區獨具一格的文史+旅游融合的景區。2018年12月7日,入選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和盈科旅游主辦的2018《魅力中國城》文化旅游魅力榜。【閱讀全文】
2020-09-21
- 【中國夢·黃河情】宜川王灣村的脫貧蝶變:“產業扶貧+”讓鄉親們富起來
宜川縣丹州街道辦的王灣村,轄3個自然村,共有130戶363人,曾經這里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村,其中貧困戶占44戶126人。因村集體經濟薄弱、基礎產業落后等原因,很長一段時間王灣村在深度貧苦里徘徊,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始后,這里便成了扶貧干部心目中的一塊“硬骨頭”。【閱讀全文】
2020-09-21
- 【中國夢·黃河情】壺口鎮椿樹峁晉陜峽谷綠化工程 打造黃土高原上的綠色明珠
宜川縣位于陜西延安東南部,黃河流過此地孕育出天下奇觀壺口瀑布。然而這里的晉陜峽谷曾經荒山禿嶺、黃土飛揚,雖然黃河就在腳邊但卻一時極度缺水,讓人“望河興嘆”?,F如今經過多年的治理,壺口鎮椿樹峁晉陜峽谷早已舊貌換新顏,如今一到夏季,駕車行駛在沿黃公路,看到的是青山蔥郁,山花爛漫。【閱讀全文】
2020-09-21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啟動
黃河流域九省區網信辦代表共同將黃河水注入“中國夢·黃河情”鏤空塑體字中,點亮黃河曲線圖案。參加“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記者合影。【閱讀全文】
2020-09-15
- 黃河,沙退水清正成為現實
進入新時代,九曲黃河奔騰出新的浪潮,“沙退水清”的治理奇跡,將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手中繼續創造。【閱讀全文】
2020-08-07
- 綠波蕩漾母親河 富足美滿黃河人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老牛灣村的一戶農家樂院里,古樸的涼亭、特色的窯洞映入眼簾,背靠著風光旖旎的老牛灣,農家樂吸引著游客駐足拍照留念。【閱讀全文】
2020-07-16
- 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黃河流域各省區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定政治自覺、扛起歷史責任,以更大決心、更高標準、更實舉措,牢牢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展現更大作為,唱響新時代的“黃河大合唱”,成就黃河安瀾、海晏河清的千年民族夢想!【閱讀全文】
2020-06-14
- 黃河之水 蘭州之美——黃河蘭州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見聞
蘭州,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在這個故稱“金城”的甘肅省最大城市,人們對母親河更有一份深情。通過對黃河水生態修復、兩岸植綠添美、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持續發力,蘭州水凈、山青、城美、人樂的“城河相融”新局面正在逐步實現。【閱讀全文】
2020-09-05
- 黃河流域河湖管護責任體系基本形成
目前黃河流域河湖管護責任體系基本形成,協調聯動機制初步建立,治理黃河亂象成效初步顯現,河湖“強監管”不斷實化,在法規制度、考核激勵、監督檢查等方面均出臺有力舉措,黃河流域“四亂”問題增量基本得到遏制,采砂秩序總體平穩向好,河湖面貌明顯改善。【閱讀全文】
2020-08-26
- 蘭州父子接力植樹二十載:黃河岸邊荒山“披”綠裝
經過二十年努力,蘭州市西固區南北兩山綠化面積達10.9萬畝,以前黃土裸露的荒山,現在綠樹成林。【閱讀全文】
2020-07-25
- 黃河壺口瀑布洪峰過后開放迎客
8月10日,游客在山西吉縣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欣賞洪峰過后的壯美瀑布群。當日,受黃河上游洪峰影響暫時關閉的黃河壺口瀑布景區恢復開放,景區工作人員重新安裝好防護欄,并設立警戒區域,確保游客安全。【閱讀全文】
2020-08-11
- 奏響新時代黃河全流域“大合唱”
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閱讀全文】
2020-09-01
- 美麗德吉 黃河岸邊的“小三亞”
與水為鄰,與山相望。德吉村,位于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地處黃河岸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被游客稱為青海的“小三亞”。【閱讀全文】
2020-08-20
- 山東黃河灘區:農民畫里的新生活
黃河灘區,是指黃河堤壩與黃河水之間的灘涂部分,這里既是黃河行洪、滯洪、沉沙的地方,也是灘區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空間。在山東,黃河灘區生活了60萬人。2017年開始,山東省實施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工程,菏澤一位70多歲的農民畫家用自己的畫筆記錄了灘區生活的變遷。【閱讀全文】
2020-08-20
- 黃河岸邊“德吉花”
從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出發,順著黃河沿岸的213省道行駛10余公里就到了此行采訪的目的地——德吉村。 一提到德吉,當地人都會這樣說:“前幾年,這里連名字都沒有,就是一片黃河岸邊的荒灘?!?a href="../app/2020-08/19/content_18741385.htm" target="_blank" class="more">【閱讀全文】
2020-08-19
- 黃河蘭州段:接近警戒水位 沿河公園和步道關停
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