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寧市是“非遺”資源富礦區,長期以來,河湟地區各族人民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創造了湟中堆繡、湟源排燈、河湟皮影戲等絢麗多姿、異彩紛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河湟谷地民族融合發展、文明薪火相傳、文化自強自信的見證,也是黃河流域文化的瑰寶。西寧市歷史文化資源豐富,民間文學、刺繡藝術、手工藝制作,傳統禮儀、節慶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繁多。近年來,西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發掘、整理、傳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西寧市現有國家級非遺項目13項、省級非遺項目30項、市級非遺項目41項、區縣級非遺項目406項。非遺項目國家級傳承人14人、省級傳承人55人、市級傳承人91人、區縣級傳承人313人。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講好黃河故事,弘揚黃河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西寧市各類非遺項目在省內外展會悉數亮相,通過靜態展覽、動態展示及互動體驗,充分展示西寧非遺在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及助力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如今,“非遺”已融入百姓生活,成為一張宣傳西寧的文化名片,在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融入脫貧攻堅國家戰略、融入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大局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重要歷史節點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接下來,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將與清靜雅和數智科技有限公司協同,依托原有非遺展廳、非遺展會等業務板塊,重點開展非遺數字采集、非遺傳播推廣、非遺品牌營銷業務項目。通過“青海文旅及非遺數據”,與有關中央媒體、區塊鏈平臺合作,共同推進非遺數字文化研發、推廣,推進國家文化大數據非遺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非遺平臺建設,以及非遺數字文化產業應用場景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