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8歲急救醫生:我沒有任何理由說苦說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強
電話鈴聲再次響了起來。
“亮亮,聞喜路有個病人快不行了!”電話那頭的聲音告訴談亮亮。那時他正在對救護車進行消殺。他和兩名同事剛剛將兩位病人從封控小區的“陽性樓”送往急診。這個28歲的急救醫生接到電話很快就跳上救護車。
4月28日,上海市虹口區,一輛救護車將一名病人送至醫院急診樓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強/攝
那是4月23日上午,10多公里路程,救護車僅花了8分鐘。抵達病人所在的封控小區后,談亮亮和急救員推著擔架車飛奔。在屋內,一名80多歲的老太太躺倒在地板上,談亮亮隨即蹲下檢查老人的情況后快速判斷:“心跳和呼吸暫停,要立即進行心肺復蘇,快去取自動心肺復蘇機!”
談亮亮跪在地上,雙手交握,給老人做胸外按壓。持續快節奏的按壓,讓汗珠透過護目鏡從他額頭上滾落下來。2分鐘后,心肺復蘇機被提進了屋子里,3人合力將老人從地上抬到了床上。
漫長的6分鐘過后,心電監護儀上開始跳出數字,這表明老太太已恢復心跳。3人又將老人抬上軟擔架,從4樓下來。救護車抵達急診門外后,醫護人員把老人推進搶救室后,3人癱坐在路邊的地上喘粗氣。
這樣的場面,對已從事急救醫生工作5年的談亮亮而言,是很熟悉的。他曾經在一天之內通過心肺復蘇成功挽救過兩名危重患者?!霸缫岩姂T了生死?!闭劻亮琳f,但他仍秉承“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在每天的生死時速中,感知生命的分量。
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的120急救工作者正經受著一場極限考驗。急救中心新生代的青年醫生們挑起重擔。對急救醫生而言,救護車是他們的移動診療室。而當下,面對嚴峻的疫情,他們救護車就是他們的“家”。自3月28日以來,談亮亮累計出車182車、救治125人,最長連續當班36小時。
“盡管有時會被誤解,但是醫生的工作就是救人,沒什么好抱怨的?!?談亮亮說,“我能做的就是盡量讓每一經過我手的病人都能平安、健康地活下去?!?/p>
急救任務繁重的這幾天,談亮亮車組每出完一車任務,做完消毒工作,來不及休息就接連進行下一個任務,幾乎每個班次的平均出診次數都在12次以上。疲憊的時候,他就給自己打氣:“我是年輕人,那么多年紀大的醫生都在堅持著,我沒有任何理由說苦說累。這正是我發光發熱,展現擔當的時候?!?/p>